
淨零公廁設計案例-回收木光導
淨零公廁:固碳、減碳與循環再生的未來設計
Net-Zero Public Restroom: The Future of Carbon Capture, Reduction, and Circular Sustainability
在邁向 2050 淨零目標的道路上,我們以回收木與再生木(生森木)為主要構件,打造一座兼具減碳、固碳與永續利用的創新公廁。這不僅是公共設施的革新,更是對環境友善建築的全新詮釋。
回收木與回收塑料的再生木(生森木)在此項目中相輔相成,彼此可替代使用,在減少廢棄物、延長材料生命週期的同時,展現循環再生(circular and regenerative)的理念。無論是回收木的固碳效益,或是生森木的耐候性與可回收特質,都為此案提供了同等積極的環保價值。

淨零公廁-技術整合示範案例
淨零公廁:綠色永續,低碳未來
Net-Zero Public Restroom: Green Sustainability, Low-Carbon Future
我們的淨零公廁設計,融合創新技術與綠色建材,為未來的公共設施樹立了新的標準。由Dr. Nguyen Thanh Nhon所創的生森木材料,結合太陽能、自然光導、微型儲能模組,實現了建築與環境的和諧共生。
這座公廁不僅是設施的重塑,它代表了對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承諾。外部結構以防潮生森木為基礎,內部則運用固碳木作來提升空氣質量與室內環境。透過薄膜太陽能板與導水模組,為設施提供穩定的能源,並配備自然光罩與通風系統,達到高效節能的效果。


淨零公廁設計案例-600棵樹的第二生命
600棵樹的第二生命:捷運沿線淨零公廁的永續故事
The Second Life of 600 Trees: A Sustainable Story of Net-Zero Public Restrooms Along the MRT Line
600棵樹木的砍伐與再生利用是本提案的核心重點。確保在永續特色故事中強調這一點,包括如何將這些樹木透過 Rewood 設計轉化為景觀永續淨零公廁,並展現其環保價值與政策對接的意義。
捷運開發中的抉擇:清晨的城市中,工程車的齒輪開始轉動,台北捷運延伸線的施工現場傳來陣陣電鋸聲。隨著一棵棵參天大樹倒下,600棵樹木為了軌道鋪設被迫讓路。對於許多市民而言,這片綠蔭的消失彷彿是一場生態浩劫,然而這並不是結局,而是一段全新旅程的開始。在政府部門與設計團隊的協力下,一個大膽的想法逐漸成形:讓這些被砍伐的樹木以另一種方式繼續「活」在城市之中。
淨零公廁設計案例-海廢的轉生之旅
宜蘭縣政府 × 生森木 × 循環經濟:7噸海廢變再生資源,智慧轉型打造2座淨零公廁
Yilan County Government × GreenWood × Circular Economy: Transforming 7 Tons of Marine Waste into Recycled Resources, Smart Transformation to Build 2 Net-Zero Public Restrooms
在宜蘭縣大溪漁港的海風中,每年都有數以噸計的海洋廢棄物被海浪沖上岸邊。這些廢棄物,包括寶特瓶(PP)、瓶蓋(PE)和保麗龍(PS),若不加以處理,將成為海洋生態的隱形殺手。然而,這些看似無用的廢棄物,卻在生森木團隊的巧手下,迎來了全新的生命。透過循環再生技術,這些海廢被轉化為防水、防潮、防腐蝕的高性能環保建材,成為宜蘭縣政府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助力。
大溪漁港的環保艦隊每年回收7噸海洋廢棄物,其中包括:
171公斤 可回收垃圾(寶特瓶、瓶蓋、保麗龍)1315公斤 廢棄漁網
這些海廢主要來自漁民使用的飲料瓶、塑膠漁具,以及沙灘垃圾和農業廢棄物。未經妥善處理的海廢不僅污染海洋,還對海洋生物構成威脅,影響漁業資源的永續發展。


淨零公廁設計案例-自然光導通風技術
用自然光與空氣流動,打造零碳的未來
Harnessing Natural Light and Airflow for a Truly Zero-Carbon Future
在當前的環保挑戰中,建築與基礎設施如何減少能源消耗,成為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。我們的工地廁所設計,透過創新的自然光導通風技術,為這個問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。這不只是廁所,更是對未來可持續建築的實踐與承諾。
無需電力,充分利用自然光:我們的設計融合了專利節能通風採光排煙罩技術,讓陽光經過高效導光系統照亮室內,即使在陰天,也能提供足夠的光線。這意味著完全不需要額外電力來點亮燈具,真正做到零碳照明。
淨零公廁設計-AIoT技術的綠色革命(1)
智慧公廁的淨零減碳之旅:AIoT技術的綠色革命
The Net-Zero Journey of Smart Public Restrooms: The Green Revolution of AIoT Technology
城市中的隱形守護者:在城市的角落,公廁默默地服務著每一位市民與遊客。然而,這些看似平凡的設施,卻隱藏著巨大的能源浪費與管理挑戰。照明過度、通風系統無止盡地運轉、設備故障未能及時修復……這些問題不僅增加了碳排放,也讓公廁的管理變得繁瑣而低效。但現在,隨著AIoT(人工智慧物聯網)技術的引入,公廁正迎來一場靜默的革命,成為城市淨零減碳的隱形守護者。
AIoT技術的綠色魔法:iEECMS系統展綠科技的 iEECMS(極效設備碳能耗管理系統),正是這場綠色革命的關鍵。這套系統透過AIoT技術,將公廁的每一個角落都納入智慧管理的範疇。它像一位無形的守護者,默默地監控著每一盞燈、每一台風扇、每一扇門的運作,確保能源的使用恰到好處。


淨零公廁設計-AIoT如何讓城市更永續(2)
智慧公廁的淨零轉型:AIoT如何讓城市更永續
The Net-Zero Smart Toilet: A Sustainability Story for Cities
黎明時分,當城市甦醒,一間不起眼的公廁,開始以全新的方式運作。燈光僅在有腳步接近時才亮起,水龍頭只在手伸出時才流動,每一次沖水都根據實際需求精確調節——不浪費一滴水。這不是未來科幻,而是智慧公廁搭載 AIoT(人工智慧物聯網)技術的現在進行式。透過AI運算與感測器的聯動,公共設施從被動變為主動節能、智慧運行,減少碳排、提升效率,同時確保使用體驗更加直覺且舒適。在這場公廁的綠色革命中,智慧科技讓看似微不足道的公共設施,成為推動永續城市的隱形力量。
一間公廁如何改變城市?公廁由AI自動學習並調整,根據實際使用情境,動態適配能源與水資源配置。這不僅提高了營運效率,更讓公廁變成城市綠色基礎建設的一部分,成為低碳永續的象徵。
政策資訊
歡迎協會夥伴及成員,參考環境部政策方向,協助地方申請淨零公廁補助。探索環境部最新政策,了解如何根據政府補助方案申請並實現淨零公廁設計。這些方案結合循環再生建材、太陽能利用、自然光照明等綠色科技,助力地方政府達成低碳目標,提升公共設施的永續發展與市民福祉。